【閱讀筆記:原來你甚麼都不想要(李欣倫)|任恩儀】

小孩才做選擇,大人兩個都要。聽起來豪氣的語言,每一次,不論在哪裡聽到,都像是當事者吹口哨壯膽給自己打氣的口號。

要甚麼?買杯子還是買盤子,包包還是鞋子,黃色或者藍色,那都是談笑話。多數真正需要選擇的,往往不是因為兩個都太好,更多是兩個各有缺點,所以難以決定。

本來,人事就是有光面和暗面。毅然決然放下工作,瀟灑出走。但沒說的是,後來很難找到適性適能那樣好的工作。決定了進入家庭,求安穩的,有時還真的是看身邊剛好站著誰,於是就拉來當隊友了。寫篇文章強調全職媽媽多麼需要被體諒的,結尾在自己真是感謝,居然可以有兼職工作。職業媽媽不忘強調周末自己都在陪孩子跑生日場,疲倦卻快樂著。年輕時,喜歡對方的放蕩不羈做自己,中年後,同樣的本心本性,相處起來卻是那樣艱難。

人生從來不輕鬆。但還能夠自己寫出來的,至少都還是頭浮在水面的那部分。至於水面下,被側寫的,伴侶的不一定貼心、經濟上其實不自由,照顧孩子的疲憊,在家庭瑣事與工作兩頭燒中,有集中精神的困難或沒力自我照顧的無奈。於是李欣倫花了一整章寫自己的「頭朝下」,好好看清水面下的事物。

這本書就是一般中文散文,讀起來很快,不難,寫作者當下的生命主題很集中,沒有多元的思考點,讀者大概很快就可以抓出主旋律,從頭到尾的「他」,篇幅不那麼多,但哽在哪裡,吞不下去,吐不出來。而我,大概在1/3篇幅後,很快就感到不耐煩,覺得怎麼這麼叨叨絮絮,詞彙推疊,是賣弄嗎?也不像。但就是煩,作者真煩,她的心煩,躍然紙上,她個人的百轉千折,一件事反來覆去的說,旁邊的人想必也煩。

讀完大半本,又豁然開朗,作者就是之後的靜。而如同她的自證之言:「之後」的靜再也回不到「之前」的靜。不是不想要,也不是沒有過選擇權,但是現在回望,還真寧願當初不要。

【觀點:美國最大型的資優成人追蹤研究,50歲時的生活滿意度|任恩儀】

讀了一篇有意思的 資優成人生命滿意度追蹤 的研究文章,其實我追這系列很久了,每次看到都有那種阿,出續集啦的感覺。

這系列是美國近50年來,對於資優生/資優成人最完整最大型的長期追蹤研究。對當代的研究社群,這個主題是小眾,因為這個比較不符合現在強調資優教育研究應該要肩負促進教育融合和種族平等這樣的社會理念。但是呢,我自己很喜歡這種看長期趨勢的研究,因為可以帶來非常多的思考點。

發這個主題的研究團隊有個非常難得的優勢,就是很齊全的資料庫,資料庫裡包含早年建立的幾個資優群體。例如最新一篇,是對50歲資優成人的現況追蹤,研究主要聚焦在兩群: 1.頂尖理工科博士生(這些人在1992年參與研究時約25歲,正就讀美國頂尖大學的理工研究所),2.認知能力表現前萬分之一數理早熟資優生(這些人在1980年時參與研究約12歲),最後納入兩群對照組,看趨勢:3. 高智商資優生(前千分之五),4. 資優生(前百分之一)。整體追蹤的填答率在69%-77%,填答人數應該在1200-1500名左右。

近年做的調查,因為已經橫跨生命緯度,視角也已經從成就表現的追蹤變成生命滿意度的分析。整理最近這篇50歲資優成人的有趣分析,中間穿插我的註解,沒有特別註明的話,就是群體1和2的資料,調查時間是2017-2018年,

1.整體說來,工作上表現最傑出的是頂尖理工科博士生這群,這不意外,因為他們在當年加入研究時,已經不僅是天賦優秀,在求學過程中,他們也付出了相對的努力,並將天賦轉換為能進入博士班的初步成就。

2.在職涯發展上,收入的差異很大,全職工作的資優成人個人在50歲時薪水中位數在15-18萬之間,前25%則是指超過20-35萬的人,雖然不算特別高薪。但也有約20%的人符合位居要職,有影響力(研究型大學的知名教授或公司高階領導職務)。

3.四組一起看,收入有整體性性別差異趨勢。有結婚的男性比沒結婚的男性收入高,有結婚的女性比沒結婚的女性收入低。最高薪的組合就是男性高薪搭配女性伴侶的極低薪 ,年收入前百分之十的這一組資優男性的平均收入是50-60萬美金,搭配的女性伴侶,有極高的比例是家庭主婦。

4.收入高表現好的資優女性,她們的伴侶通常也是傑出優秀的人。過往我自己的研究也發現,對資優女性來說,尋找願意支持她們,且聰慧的伴侶很重要。換言之,資優成人通常是強強搭配,資優男性多半也是跟聰明優秀的女生婚配。那跟著第3點一起討論,就會發現,一旦進入婚姻關係,性別角色確實也影響職涯發展。

5.有理想工作的話,多數資優成人都想要工作。但50歲時,有超過25%的資優女性,不想要工作40小時。這個跟希望兼顧家庭責任固然有關,但若考慮到專業工作往往和高工時還有不彈性的工作表綁在一起,另一個觀點是能夠做自己喜歡的專業工作,卻不用工作40個小時,簡直是夢幻逸品。

6.價值觀上,整體而言,資優成人都重視住在城市區域、發展自己智力上的興趣和希望改進人類的整體生活。

7.價值觀的差異在於資優男性認為他們想要在自己的領域發展頂尖,且認為他們的點子比多數人好,更值得投資。資優女性則比男性更重視社會公平和工作生活平衡。這裡有個要劃黃線的提醒,也就是男性和女性在決定事件優先順序上,可能會有不同。如何確保領導階層,也有女性的聲音,就變得很重要。

8.在工作上,資優男性更重視收入和福利,資優女性更在乎工作彈性。很有意思的是資優男性認為能不能指導年輕同事是很重要的(也就是想當管理職) ,資優女性則更在乎受不受人尊重。

9.當被問到甚麼讓你覺得生命有意義?有哪件事是你生命中最值得驕傲的?資優成人,不分男女,「家庭」這個答案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在這裡,我也想為高工時的專業男性講句話並帶來提醒,大家不要忘記在外拚經濟的爸爸,其實也是心繫家庭,多數人的努力也確實是希望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只是錢不能代表一切,美好的家庭回憶,不僅是需要錢,多數也是需要時間和人在場,來共同創造。拚經濟的爸爸,當然也不要小看持家的媽媽,專業工時這麼不彈性,如果不是伴侶運籌帷幄,怎麼有機會全家一起。家是群體,真的要互相體諒,不要以為出錢的就是老大。

10. 整體性的,雖然職涯發展、家庭和工作型態各不相同,也不是賺最多的那群,但資優成人 在50歲的時候,在各項度的生活滿意都非常高。而且他們少時了了,大亦很佳

我在分析裡呈現的細節和觀點很多,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和想法。歡迎留言討論。

【閱讀筆記:學神:中國菁英教育現場一手觀察|任恩儀】

姜以琳將自己的學術研究改寫成的大眾書籍《學神 :中國菁英教育現場一手觀察》,確實是本有趣,值得一讀的書,她以中國的菁英學生為主角,幾個重點中學為主要敘事舞台,帶出她對中國的教育觀察。幾個不同的校園場景,作者還原學生間的姿態和言語互動,閱讀時,也好像把我帶回當年任教明星高中的環境,互為對照,有親切也有不同的對比。

分享心得前,提醒大家,莫忘記在每次閱讀到菁英兩字前加上中國二字,因為內容其實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若沒注意,誤以為是全球性的菁英解讀,就有點誤讀了。除了主文,作者提供的兩段附錄,頁數不長,但份量也算厚重,兩篇都足以撐起獨立討論,也必不能錯過。

這本書的部分內容,既視感特別重,畢竟我作為教育學者又曾經在明星高中服務過五年,也做過正式與非正式整體性學生發展的長期追蹤,看完書,以我當年局內人的觀點和作者外來研究者的觀點,有很多可以深入討論的點。

相信大家也都會很感興趣臺灣版菁英學生的故事。當年那個大家都說不用念書就很厲害的大神男孩怎麼了?決定出國一搏的,現在都在哪裡?後來攻讀博士的,就是當年我們心裡想的那群人嗎?大神為什麼不讀博士?人緣差,最不受歡迎的一定是學弱嗎?當然,除此之外,我還記得更多,那個夏天沒進的三分球,在操場旁踩破腳邊的氣球紓壓,還有好好多與學習表現不那麼相關的事情。天啊,他們的故事也都好值得寫出來分享。

拉回來說,菁英兩個字,在臺灣的教育情境,可能又不太一樣,兩者不能完全對照著看。我們的明星高中,學生不一定來自有錢家庭,雖然家庭收入確實高於中位數,但各種職業的家庭,甚或低收入戶也是有的。我服務時正是快要轉進成12年國教的階段,就近入學和私校興起的風氣開始興起。

而中國的教育作為主要的背景舞台,有點了解的人大概可以猜出頂峰中學和首都中學各是哪間。那麼,作者倒是有個本質的事情沒能交代清楚。首先現代化中國北京的教育制度,仍然有很強烈的人治,有很多很難想像的「彈性」。這跟臺灣或美國的教育制度差很多,單單我知道的就讓人瞠目結舌。

作者研究的重點中學學生,不僅在學習能力上有優異之處,多數的他們同時做為菁英家庭的一份子,可能還享受著極大的特權,但這點書中甚少著墨。中學階段有幾個段落,我就認為該補述學生的背景資料。而從離了中學以後,生活的樣態和蛛絲馬跡,回過頭來推論,我更會覺得作者需要相關的資料來說服讀者,這群人中學地位的高低,確實是「只」仰賴學業表現,而與家庭地位無關。但作者也有說明這部分資料的取得更為不易,做為某種研究限制也可以理解。

進一步說,富與貴不是同件事情,中國經濟富了的一群,還要貴,有錢人家,要真正達到上流階級,見識有學歷也是很重要的條件。因權勢而富貴和因商而富貴,在中國也有很大的差別。而以我的互動經驗,自小就經歷中國式特權的人,是深受影響的。作者的長期追蹤也揭示中國式的成長經驗,持續的影響這群菁英的世界觀。這些菁英雖然披上海外的學歷,但本質上,至少在年輕階段,他們評判人事物的角度仍然是相當中國式的。

(中國)菁英青年習慣以成績與工作表現判斷彼此的地位高低,就如同他們在中學時期一樣。由於這些評價對於交友關係的影響很大,因此學生本能地在往後的日常生活會以同一套規範去接觸、回應以及和同儕互動。因此,青少年時期與朋友的互動方式,也就預示了他們長大後在全世界與人互動的方式。

那乍看之下,雖然菁英兩個字會讓人聯想到是談階級。但書的重點其實是聚焦在中國一群很優秀的學生,去探討他們看待學習表現的態度如何影響群體地位的高低。會聯想到很常用來探討學生學業自我概念的大池小魚效應(The Big Fish Little Pond Effect, BFLPE),魚的大小是沒改變的,是因為池塘的大小,顯得魚大魚小。但同時好學校的光環,讓人追求,這些學生即使地位不高但仍願意待在大池子裡,並促進產生學生的向心力和歸屬感。另外作者發現學渣和學弱的差異再是否努力,教育心理學上相對應的解釋可以是自我妨礙(self-handicapping),則是典型的不是我不行,而是我不試而已。用這種方式去解釋失敗,常常是為了保留挽救自己的面子。

這本書用極端的例子(中國社會)揭示求學階段,單一的成功定義,是如何促進僵化的分類,並帶來深遠的影響。

除了工作上的觀察,對照我自身從第一志願女中開始低谷往上,一路倒吃甘蔗,並獲得博士學位的求學經驗,以學業表現定義人,確實在年少階段產生壓力。至於現在,我則要承認,被聰明又厲害的人圍繞,雖然我並不相信天賦能力的宿命論,但不管原因如何,我可以大方承認自己的不足,並活得開心快樂。

而更重要的是,社會愈開放自由,或人隨著年齡漸長,對成功與幸福的定義往往也就更為多元。選擇朋友時,很多人也會捨棄以學歷職業,或者網路名氣做標準,而更傾向尋找正直良善的人當朋友。那我衷心相信,這樣的多元是好事。甚至,也回過頭來慶幸,這樣的書籍深具中國特色,但跟臺灣教育並不完全相同。

【華盛頓州~夏季親子活動採莓果】

採莓果是華盛頓州夏季親子熱門活動,看每年天氣狀況,莓果成熟的季節自六月底開始,依序大概是草莓、覆盆莓、藍莓(季節比較長會和其他重疊)、黑莓。

農場會視作物的狀況決定開放時間,如果枝葉上成熟的水果不多,也會減少開放時間,所以我們就是看哪個周末有空,查查看附近有沒有開車30分鐘左右會到的農場。

22年和23年,我們家共採點了五個不一樣的農場。要注意的是很多莓果採收都是只收現金和支票,所以要準備好。然後,建議可以多帶一雙鞋,畢竟是去農地裡採收,有時可能會遇到需要替換的狀況。防曬飲水都要準備好。我們家喜歡一大早比較不曬的時候去採水果。

Swans Trail Farms 綜合性農場,有採草莓的活動,六月第三周會陸續開放,要密切注意時間,因為時間偏短。草莓品種每周各有不同。農場也會有套票活動,搭配採草莓和其他農場活動,是打發大半天的好去處。

Johnsons Blueberries 2022年,春天來得晚,七月初,當時根據我找的資料,是鄰近第一個開放可以採收的藍莓。價錢中上,3.5元一磅。

Woods Creek Blueberry Farm 我們家最有感情的藍莓農場,因為這是先生小時候就來採收的農場,簡樸,便宜,2023年的價錢居然還是一磅兩元。

Blueberry Glenn 文青農場,農場本身很有歷史,從第一代主人種下第一批藍莓樹叢到今日已經有快100年,早期規模當然更大,現在整個農場占地11英畝(約4萬4千5百平方公尺),不同區塊種滿不同品種的藍莓。現任主人是2021年才買下農場的外來者,積極宣傳,並多元化農場活動。農場有地圖,會告訴你,你採摘的藍莓是甚麼品種,口味如何,但價錢比較貴一點。

Bahnmiller Berry Farm 應該算是規模最大的農場,有覆盆莓、草莓和藍莓。1950年開始,目前是第四代經營,有晚收的品種,2023年春天正常來,但我們到八月中,其他藍莓農場都已經結束本年度的採集,這間還有大量的藍莓正開放,品項甜美,價錢也不貴,1磅2.5元。

【閱讀筆記:How to Raise An Adult|任恩儀】

近日的讀物是How to Raise An Adult。作者Julie Lythcott-Haims 曾擔任史丹佛大學新生學院的院長。在她擔任院長的其間,正是千禧世代求學階段,她親身見證父母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而深刻地感受到擔憂。

2016年出版的這本書,寫作的對象是父母,當時,直升機父母的名詞正流行,泛指那些成天繞著孩子打轉的父母。而沒有最瘋狂只有更瘋狂,很快的「割草機父母」出現了,不只插手孩子的一切,更意圖直接替孩子剷除所有人生障礙。

本書以自省的語氣緩緩道來,探討現代社會「過度保護的教養」是如何傷害孩子的成長,並妨礙其自我獨立的發展。今日看來,過度教養這個現象,只有更為明顯。

第一章節,先分析(美國)當代社會為什麼逐漸發展出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Julie在書裏面直指不諱,真正玻璃心的往往是父母。

例如,不少現代父母只要別人沒有把她/他的孩子(或者其實是父母自己)放在需求首位,就會感到不受重視,感到受傷,並想插手移除障礙。這造成過度使用霸凌名詞的現象,而這個現象在年幼孩子的群體又更為明顯。

不論是開放空間遊戲場所的互動,友伴間的生日宴會邀請或者同學間的口角,只要這些警覺的父母察覺到自己的孩子有任何一點不開心,被霸凌的紅色警報燈就在他們腦海中亮起來,讓這些父母覺得自己非得挺身而出為孩子戰鬥或主動安慰孩子的弱小心靈。

這些過度保護的家長,並沒有考慮到孩子的發展階段。年幼的孩子,有些缺少社會性的行為是這個階段會有的(例如缺乏同理心或粗魯),所以不是這個孩子意圖要傷害誰,而是他還在學習怎麼不傷害別人。家長眼中的討公道正義,有時變成了過度激烈的懲罰手段。而當教育人員試圖解釋時,家長又會化身為更強大的戰鬥模式,並認為自己再次被霸凌。

另外,她也提醒,當父母親立刻介入,過度標籤這是霸凌行為時,其實也在傷害自己的孩子。這個孩子不僅被貼上受害者的標籤。同時父母親也在傳遞一個訊息,就是你無能解決,同時也剝奪了這個孩子這個階段本來應該練習解決人際問題的機會和能力。

沒有被邀請去生日派對?因為做錯事,被同學取笑了一會兒?或者是在玩丟接球時,這個孩子說球在界內,但另一個孩子完全不同意,認為球出界,吵了起來?這是霸凌嗎?還是這是成長歷程中,我們都需要試著面對的人際課題。

如果孩子沒能在成長的歷程逐步學會,有人就是會不喜歡我、或者不管我做得多好,有人就是會毀謗我、我的派對邀請會被別人拒絕、別人的派對可能不會邀請我,試問他們又要何時才能學會這些應對技巧。難道,當有一天,成年人邀請心儀對象外出被拒絕時,他還要坐在地板上耍賴大鬧,要父母來幫忙討回公道嗎?

書中也提到過度讚美的負面效果,過度讚美的風潮從1980年代開始蔓延,為了怕孩子的自尊受傷,凡事都只有正面肯定,好棒好厲害,千禧世代被稱之為人人都有獎的世代。教育制度裡,每個人都非得要到最佳XX獎的風氣,引起正反兩極的評論。我們教養了一群,一定要拿獎的孩子,卻沒有教他們要為別人的表現喝采。況且一堆XX獎,難道真的都是等值的嗎? 如果不是等值,這是否也有點自欺欺人?

雖然有人說在讚美中長大的孩子,會對自己更有信心。但如果這個讚美,和能力或表現不完全符合,恐怕這樣的信心是虛假的,對自身定位的錯誤判斷是傷害的。

甚至這也培育出一群需要無時無刻被讚美環繞年輕人。只要沒有被讚美,就會疑神疑鬼,深怕自己哪裡做錯了,難以自我肯定。這群需要被捧在手心上,期待每天接受花式讚美的公主王子,進入職場後,產生了適應困難,因為他們自認為除了領薪水,還應該因為做了工作本分而被大大讚美表揚。

過度教養的議題,在少子化的世代,還有整個社會風氣,很難靠一己之力去扭轉。但在個人的教養實踐上,這本書確實是個很好的提醒。

【閱讀筆記:《什麼都別說:北愛爾蘭謀殺與記憶的真實故事》|任恩儀】

《什麼都別說:北愛爾蘭謀殺與記憶的真實故事》(Say Nothing: A True Story of Murder and Memory of Northern Ireland)是精采絕倫的報導文學,太好看了。

坦白說,我對多數歐洲國家真正的歷史都了解不夠。但卻因為電影「亂世浮生(The Crying Game)」,而隱約意外地對愛爾蘭共和軍的這一段有著模糊印象。亂世浮生以愛情隱喻複雜的國族關係,又用種族,性別打破界線,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我們以為的。雖然只看過一次,但卻印象極其深刻。但那畢竟是電影,在議題的呈現上,帶著朦朧地光暈。

《什麼都別說:北愛爾蘭謀殺與記憶的真實故事》則是吹散迷霧,作者派崔克‧拉登‧基夫領著讀者,梳理千絲萬縷。文字引人入勝,但精確不煽動,敘事在背景俱足的群戲裡展開,靈活切換打著聚光燈,獨照著幾位主角的內心戲。主題雖然看起來很深奧,但因為它富含著找真相拼湊細節的精神,讓人充滿好奇。整個情節進展流暢,也跨越很長的時間線,於是事件發生當下有立即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進,又帶來另一層觀點。甚至,會讓人不禁要問當初那樣的決定是否真有任何意義?所謂的犧牲,是成就了甚麼?

這本書先由幾個支線獨立展開,隨著讀者逐漸認識幾個重要的人物,也會開始思考為什麼這些參與運動的人會做出不同的選擇,或者說為什麼有些人似乎是沒有選擇的最後變成暴力的恐怖分子,為什麼有些人會愈來愈偏激,甚至認為傷害平民是達成理想的手段。到書的中段,幾個支線又彙整成彼此環環相扣的完整故事,開始看似不相干的人,卻只因為理念的差異,就成為站在絕對對立面的仇人。

這本書很推薦,書中某些情節和情緒,也不是很陌生。但帶來共感的理由卻是痛苦的。

這本書歷時四年多的寫作,2018年出版,作者說他試圖還原的是北愛爾蘭(愛爾蘭北部)那段不應該被遺忘的黑暗歷史。而我,在2022年冬夜的爐火前讀到中文譯本時,想到的是2019年的香港反送中抗爭,想到的是此刻都還在進行,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過去,此刻,未來,抗爭的場景、理念的對立、平民與軍隊的衝突都還在上演。

在書中作為背景,所敘述的英國政府種種作為,和主情節同樣讓人難以忽視。

英國軍隊是真心相信叛亂份子的十惡不赦而執行任務嗎?還是因為穿上軍服以後,受外在條件的暗示,而自以為那樣的殘暴是正義?例如英籍軍官,即便判定未審拘留不適用於在自由國度成長的人,卻又極其諷刺地認為這是適用在其他意欲脫離殖民統治地區的有效方式,並積極支持。或者執行對敵對陣營暗殺,卻掩飾自己的官方身分,並嫁禍於當地人。種種,英國政府,在追查恐怖分子的責任時,是否也同等嚴苛地檢視自身的作為?眾人在尊崇英國皇室時,試問又對英國殖民歷史採取何種態度?在這段皇室與殖民地的轉型正義中,你的立場是甚麼?

同樣的,作者書末提到,他寫作的參考資料甚多,除了文字訪談,也參考紀錄片和影片。搜尋後,其中1999年紀錄片The Disappeared | IRA Killings,可在Youtube免費觀看 。我推做為補充。讀完本書,再看紀錄片。尤其是有些人,也很可能和我一樣對於所謂的加害者愛爾蘭共和軍帶著悲憫的複雜情緒。那麼當故事幾乎全然從珍·麥康維爾(Jean McConville)家人的觀點敘說時,就是另一種強烈的衝擊。

歷史本身就是觀點,是帶著詮釋角度的敘事,事件之間互相影響。面對這類爭議性的歷史,一定會有控訴,強烈的指責,然而人性艱難與糾結的歷史情感,幾乎無法直觀的把人二分為好人壞人,純然的加害者或無辜的被害者。定罪很簡單,但探求事件真相、和解甚至達到轉型正義的歷程卻是困難的。透過本書文字,和其他書籍影像的各種保留,在北愛爾蘭(愛爾蘭北部)這段充滿傷痛情感的敘事中,看見了人性的複雜、軟弱、剛強與良善,同時也透過閱讀反思當下不同事件的時代意義。

黑體文化 試讀邀請

註:例如1972年的血腥星期日,2010年調查結果終於出爐,認定英軍非法射殺平民,「當下」造成14人死亡,英國政府首相代表道歉。而這事件的影響,絕非這14人死亡如此簡單,它也不是單純誰要傷害脽,而是長年互相攻擊中的一個行為。愛爾蘭搖滾樂團U2曾在1983年創作Sunday Bloody Sunday,歌詞中說道,沒有人是贏家。

註二:我讀了這本書,才知道原來亂世浮生的主演真的跟這本書息息相關。

【閱讀筆記:朋友原來是天生的:鄧巴數字與友誼成功的七大支柱(聯經出版社試讀邀請)|任恩儀】


大家怎麼定義誰是朋友呢?是能放心訴苦願意幫忙保守秘密的人?還是你在忙累了一天以後,還願意出門和他喝一杯的人?是你會邀請來家裡坐坐的人嗎?還是你會邀請來參加婚禮的人?

朋友原來是天生的:鄧巴數字與友誼成功的七大支柱》這本書,書中從各種面向去探討社交行為、朋友和友誼的機制。而最核心的兩個問題,應該是 誰是你的朋友誰真的把你當朋友

這本書指出人需要朋友,因為友誼的真正益處,是朋友間相處時的自在輕鬆感。擁有最多社交生活和社交聚會,並不等同於最快樂。在不同時代的美劇經典,從Cheers, Friends, How I Met Your Mother, The Big Bang Theory, Sex and The City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友情面貌,大量的交談、陪伴與在困難時的互相支持。

作者羅賓鄧巴,在書中對朋友的定義是「你願意花時間和他們相處的那些人,而且也會願意努力這麼做,也是你可以放心請他幫忙的人」。這裡的朋友是泛指親友,密切往來的家人,也算。而在伴侶關係中,理想的常見狀態是伴侶就是至交密友(最內圈)。那麼回到最初,大家可以數一下,自己身邊有多少真正的朋友。

這個鄧巴,許多人都不陌生,就是鄧巴數字那個鄧巴。鄧巴數字認為人有心力可以維持的朋友數量大約是150人左右。然而網路世界以後,這個數字馬上受到挑戰。畢竟社交媒體上不少人隨便就有破千個朋友,幾萬個追蹤者。

乍看之下,在社群,友誼的維持好像容易了,偶爾按讚就好。然而更深入地探討,社群上,只要敢言愛秀,甚至把個人私密事也拿出來講,讚數多多並不是難事。難道按讚的人真的都把發文者當朋友嗎?而網紅們的發文雖然像是在和老朋友聊天,但恐怕仍然是在商言商的成分更多。於是另一個核心問題是 網路世界有多少是有意義的朋友

結果,作者分析後發現不論是否計算網路世界,朋友的數量還是大約在100至250人之間,且依親近程度分層。除了個性影響整體朋友圈的大小,趨勢是年齡愈長,不僅社交優先順序變化,我們也學會了該信任誰,該提防誰,在選擇朋友時也更嚴格,朋友圈也愈小。

鄧巴數字有非常多耳熟能詳的應用延伸。例如有種說法,你是你身邊五個人的總和,似乎是在提醒人要慎選朋友,特別是優質的好朋友,才能使自己更上一層樓。

確實,鄧巴數字理論的統計,人的親密朋友數量正是5這個奇妙的數字。作者也提到在交友圈,可能出現「卡斯基的彈射」(Kaski’s Katapult),也就是透過認識某人,使合作的人脈規模大幅增加,並讓當事者的社交網絡更上一層樓(卡斯基為作者的研究夥伴,他因此而注意到這個現象)。

不過,即使現象如此,我相信若非彼此在專業上有合作或者性格投緣,有人如果以尋找生命裡的卡斯基做為擇友標準,恐怕會讓人有不好的觀感,而變得更難建立友誼。

身為挑剔的讀者,我也必須評論作者旁徵博引各種研究來分析統整的寫作方式,書中有不少牽涉大腦功能的研究,加上作者也引用動物相關研究,並做了許多個人的延伸推論。這種寫作方式對於喜歡探討事理背後推論和研究設計的,可能會看得津津有味,但對有些人可能就會有點無聊。
另外,因為是翻譯書籍,讀者要根據中文,來試圖區分那些是「研究發現」和那些是作者的「論點」,有點困難。但還好,都不影響閱讀的樂趣。比較樂觀的思考是,作者在這個領域多年耕耘,絕對有他的可信度。但即使如此,我還是建議對於持比較謹慎保留的態度,不會把作者所說的各種都當成金科玉律。

這本書金句很多,好多地方也讓人想更進一步延伸探討成人世界的友誼現象,例如:關係怎麼建立的、有意義的朋友數量少得令人詫異、男性最好的至交(應該)就是伴侶、出軌後伴侶關係相對位置的變化、友誼怎麼消逝的等等,好多段落,希望未來有機會能陸續分享。

最後我想提醒,如果暫時沒空看這本書,但想好好交朋友的人,不用緊張,交朋友的法則很簡單,就是 真誠待人,這不代表對方一定會變成我們的朋友,但只要是個性契合,真誠會幫助我們把這個人留在生命裡。那如果你最近正在經歷友誼或社交風暴,覺得(曾經的)朋友為什麼會疏遠不再聯絡或者彼此反目,推薦你在這段社交空窗期,沉澱自己,看看這本書,絕對會有不同的想法。

推薦給喜歡閱讀的你。

【閱讀筆記:青春書系: 《奇蹟麵包店》(三民書局邀請)|任恩儀】


前陣子,才在受訪裡提到,我認為學習很像發麵團,是需要時間和空間的。這麼巧就接到療癒系小說《#奇蹟麵包店》(三民書局出版)的 試讀邀請,在這本書中,作者以烘焙為隱喻,探討成長的故事。成長當然也是發麵團,需要時間和空間。

由於這本書是青春書系,所以我閱讀的時候,是以比較審視的眼光,除了讀內容,也會退一步思考它想談甚麼,怎麼談。

這本書不僅觸及複雜的成長議題:自我認同、親子關係、家暴和友伴關係,同時讓我也很驚豔的是,這本書對於移民、多元文化與多語言的議題,也處理得相當自然。

這些或許不是書籍本身真正的重點,但這種對多元文化有意識又自然的態度,也是在提醒我們,人跟人之間,因著成長的環境不同,彼此確實有很多差異,但以發展成長的角度來看,不同背景的人都會面對相似的生命課題。於是,人與人間,有共鳴的,相似的往往比我們以為得要更多。

其實,有段時間,我也很著迷於照著食譜做菜。不少研究生應該都經過這個階段,面對研究歷程的不確定和許多徒勞無功,那就做菜吧。照著食譜一步步,只要花時間就看得到成果,是很能安穩身心的活動。

主角艾芭,從紐約到巴塞隆納後,面對那些難解的成長課題,處理的空間出現了,那當她還在重新探索(unpack)和咀嚼(process)的同時,揉捏麵團,一步一步來,不要著急,慢慢地學習揉麵的節奏,給予麵糰發酵的時間,不知不覺的,青少女的她也成長了。

這味道裡有故事

書名就暗示了這本是個讓人讀起來溫暖,而且是好像能隱約聞得到麵粉香的故事。讀起來也是如此。我會說這是本適合秋天閱讀的書,讀的時候,可以考慮配一杯偏酸的熱水果茶,這就是青春的滋味阿。

推薦給喜歡閱讀的你。

【教養筆記:我們為何決定不提早入學|任恩儀】

七月的時候,幾經考慮,我們做出了決定,就是堅持米醬不提早正式入學。

米醬的生日落在八月之後,所以進入美國一般公立學校的正式教育幼稚園(K)是沒辦法的,但如果選私立小學,她就可以直接進入K,然後明年可以繼續私小一年級也可以轉回學區小學的一年級,無縫接軌。由於美國學前全時制的費用很高,基本上這個考量,完全不涉經濟因素,橫豎都是差不多的貴,差別只在今年小孩要待在全時制學前班還是私小的幼稚園K而已。

坦白說,一開始,我有點動搖。

在荷蘭時,米醬四歲就進入正式教育,雖然還是某種程度強調玩耍的教育,但或許也是因為在國際學校,她早就開始學習字母和數字,也是有課程進度的學習,對於多語(英文、中文、荷蘭語)也都掌握得很好。不僅在能力上我不擔心,事實上,沒有學習字母和數字的混齡學前班,她雖然還是喜歡,但她也真的主動講過覺得沒有課程很無聊。

但即使,我有親友也是讓小朋友以這樣的方式提早入學,且一直待在私校裡,目前已經三年級,也算是成功的例子。在考慮以下幾點之後,還是決定不走這樣的方式

不鼓勵這麼小就提早教學。提早教學有時候確實效果不錯,但說真的,人一輩子讀書學習的時間很長,我們夫妻都念了研究所,等於是把期限拉長到最極致。也因此更珍惜孩子能夠放鬆自在隨興玩的時光。我有時候看到家長分享早教的成果,甚至還會有點可惜了的感覺。如果制度是四歲要入學,那樣的課程自然就會考慮到四歲小孩玩的需求。如果在地的制度不是如此,這麼小,提早教學真的不太必要。

重視正向的情緒發展。在學習表現我是真不擔心,但是情緒發展上,她現在很穩定,不會有大問題。但如果一直是同年級裡最小的孩子,進入青春期,不確定到時會怎樣。差一年,成熟度差很多。她愈成熟,就會愈能夠堅持自己的價值觀。面對同儕間的互動,甚至衝突,也比較可能會處理的更好。

不當同年級最小孩子的其他務實考量再大一點會遇開車,甚至飲酒的合法年齡。如果一直都是年紀最小的,那等於她就會受到更大的挑戰。這個到時候,還會有法律的問題,能夠避免,應該要避免。

我們有能力提供其他的支持。沒有正式課程的學習挑戰,就去思考,如何善用這段時間,以其他的方式培養品格或怎樣讓她覺得有挑戰。所以她開始學琴,每天規律練習,她超喜歡的,也在當中找到成就感。然後也試了室內攀岩,她流露出興趣,爸爸就撩下去,決定先去上成人的室內安全講習課,然後他說以後要陪米醬,喜歡就可以隨時去攀岩。週間就是在學前班玩,週末有點變化,用這樣的方式,去平衡生活的韻律。

經過一段時間了,我們都喜歡這樣的決定。上週去拜訪華盛頓大學教育學院的資深教授,聊起來,她也提供她的看法,也讓我更有信心分享這樣的決定。在資優教育裡,有提早入學、跳級、加速、課程濃縮、充實等各種教育的方式,甚至,我們也在參考體制內的特殊方案還有體制外的學習方式。未來視學習的進展,如果真有需要也都會把各種方式隨時拿出來重新討論。

跟大家簡單分享,這三個月在教養上的學習、考慮和心路歷程。

【研究教學筆記:關於(網路)霸凌|任恩儀】

按:10月中會在美國的大學開教師執照師資培訓的課程,所以開始積極備課。如果有一些有趣的概念,會陸續整理成教育科普文章,跟大家分享。

霸凌議題非常複雜。網路世代以後,因為匿名和文字傳播的特性,問題又更多層次。

甚麼是霸凌

先不管形式,霸凌行為的本質是相似的。霸凌很重要是帶有明確的惡意,常見的行為有嘲弄,包含綽號和對外表和性別氣質的取笑、推擠和毆打。行為的持續和重複,也是判斷霸凌的重要指標。另一個指標就是權力不對等。換言之,權力高的人傷害大,但如果權力相對低,持續性的騷擾,也會帶來心理壓力。

網路霸凌

首先,訊息和文字其實更難判斷是不是霸凌,言者無心聽者有意,自己對號入座的也有。網路是人人都可以自由發言,但因為文字運用能力和社群影響力,權力關係和話語權大小也比較難界定。

舉例來說。網紅姊妹鬧翻了或網紅的婆媳議題,知情者都知道發文在酸誰,這算不算關係霸凌?畢竟關係霸凌就是排斥、散發謠言、或者把友情收回。實體世界,成人的友誼聚散、意見不同甚至偶發的衝突本來就很正常。那也只是因為網路世代,檯面下的事情,有人喜歡到公開社群取暖,會不會本來根本不屬於霸凌的範疇,但因為這樣公開化反而就變成霸凌了?

另外霸凌往往會談到受害者因為比較不受人喜歡,無法輕易為自己辯護。但在網路霸凌中,這就更模糊了。一個真名實姓的半公眾人物對上虛擬分身帳號,對方罵了就跑,躲在暗處,難以預防,而且可能一直不斷創新帳號再來罵。又或者網紅說他只是在回應酸民,但澄清文是公審還是討拍拍?界線在哪裡?另外各具聲量的網紅,互相對罵,各自聚集支持群眾,互相指責對方霸凌,這是霸凌嗎?

對學生來說,網路霸凌的匿名特質,影響很大。因為文字一直在那裏,雖然不確定是誰,但他們會懷疑這個網路匿名者,可能是真實生活中認識的人,而擔心有進一步的傷害,心理不安。專家也提醒,網路霸凌也可能是現實生活中的被霸凌者,同時現實中的不如意,也可能導致人上網發洩。很有意思的是,有個調查發現,受到網路霸凌的人有36% 到 44% 的人表示雖然是接收到符合定義且真實存在的霸凌行為(例如騷擾或謾罵),但他們並不覺得感到困擾 。猜測這可能跟這些人心裡對所謂社會地位認知的高度和行為解釋的方式有相關。

霸凌者的特質

調查發現多數人表示在不同階段或情境,自己可能擔任過霸凌者也可能是被霸凌者。有種說法是霸凌者普遍性低自尊,但其實並沒有得到研究支持。研究反而發現,不論是霸凌或被霸凌者,倒是可能都有偏高比例的低道德感問題。這裡要先強調,沒有人可以霸凌別人,絕對不是責備受害者,但有時候霸凌行為確實可能是對某些不當行為或看不慣行為的過激或失當反應。霸凌者有些是喜歡將自身問題歸咎於他人的人,因此有介入方案強調要幫助霸凌者學習情緒控制和不要老是怪罪他人。

研究也顯示霸凌者可能有自戀、浮誇、傲慢、操縱利用他人、缺乏同理心,需要被肯定等特質。而個人經歷過被霸凌或者(看到)更多暴力行為,也會比較容易出現霸凌他人的行為。研究進一步指出,霸凌參與者有時是透過霸凌來維持高社交地位。換言之,霸凌者,也可能是甜美好女孩或陽光好男孩,他或她也可能透過操縱去吸引某些想要高社交地位的人來參與集體霸凌。

霸凌的負面影響

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都屬於心理和關係問題的高危險群,並且都可能發展成自殺傾向。被霸凌者很可能經歷憂鬱、社會焦慮、低自尊,學業和社會適應困難。也有研究發現,看到霸凌卻無能為力,所帶來的心理壓力,並不小於霸凌他人或被霸凌。換言之,我們可以這樣說,霸凌是不當行為,但霸凌者可能也正在經歷著其他生命議題,然後以這個不當行為來做情緒出口。

霸凌的預防和協助

朋友數的多寡和是不是有朋友是很重要的保護因子。面對霸凌時,男孩會用外在歸因去幫助自己(就是歸因成這個人就是喜歡欺負別人的),女孩會更多尋求社會支持。在團體中,成人介入監督很重要,積極聆聽也很重要。有時孩子透漏自己被霸凌的跡象往往是在短暫的其他類交談中。老師在學校應該提供合作式學習的機會,並且必須是積極的有架構的合作學習,不是單純分組。然後研究分析#明確建議不要使用同儕協調,同儕協調是一種用同學做為調停人的方式,分析發現,這樣反而會增加受害者數量。

另外就是社會與情緒學習(SEL)方案,雖然看起來不像在直接預防霸凌,但透過學習情緒調節,對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都有所助益。

有心人事

用心理學破解生活中的大小事

菜鳥教授週記

Taiwanese Professor in US: Weekly Memo

松露玫瑰 :: 痞客邦 PIXNET ::

Everything about N1 in the field

N1's field notes

Everything about N1 in the field